一、弄虚作假,也要自己买单!终于,国家一刀砍向了电商灰产。
近来,不少
京东、天猫、淘宝的商家收到了当地税务局发送的“危险自查提示”,提示他们存在少记经营收入的问题,要求自查近3年来的漏报问题,并补交税款和滞纳金。
音讯一出,整个电商职业炸锅了。据悉,北京第一批现已通知了2000家企业,一次性依照支付宝进账额度补税。
简略来说,便是税务局监测发现,有电商卖家的店肆流水和报税状况差距过大,疑似存在刷单注水的状况,现在要开端“秋后算账”,这些卖家要依照刷单后的经营额补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。
这意味着,从今往后,电商卖家刷量吹牛也要上税了!
这是上一年初我国首部《电商法》实施后,国家对电商职业乱象打出的又一记重拳,不光是
京东、淘宝、天猫、拼多多,对眼下大火的直播带货的整治,也不远了。
二、电商渠道刷单人尽皆知,“做电商,刷单是在找死,不刷单死的更快”早已成为一致。
因为除了那些自带广告效应,或是砸钱从电商渠道购买流量的大卖家外,绝大多数商家只有把自己的店肆和商品成交量刷到一定规划,才更有可能被展现在顾客眼前,然后实现更多真实的生意。
依据商家依据顾客所垂青的需求,这一占据在电商渠道的毒瘤,已构成全套产业链。上到货品源头、物流快递,下到生意流程、谈论,全部一条龙搞定,用最短的时间、最低的本钱,给商家建立虚伪昌盛的门面,最终将所有代价转移到顾客身上。
据新京报音讯,早在2017年,海淘的刷单产业链都能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:从下单到顺丰发货,供给所有正规产地出货和海关通关收据,全程海外物流动态可查,再到最终指定的目的地。
一套流程下来,只需30元,达到一定量乃至可以低至3元,外人一点点察觉不到异样。更不用说只做国内市场的卖家,刷单造假仅仅信手拈来的事。
央视在上一年6月也曾曝光了这一内情,5-10元一单,就可以供给不计其数条虚伪生意记载。
就连生意谈论都可以随意操作,删差评、给好评,有些还会故意搞一些差评,伙同商家演出一出“苦肉计”,令顾客防不胜防。
久而久之,安分守己经营的店肆无人问津,反倒是那些刷单造假的商家赚的盆满钵满,劣币驱赶良币的结果,将会是一个渠道乃至整个职业走向衰落。
三、这一次,国家再度出手,下决心要斩断这根肮脏的链条。
上一年1月1日,我国第一部《电商法》正式施行,不论是京东仍是淘宝卖家,都需要交税,但相关审查并没有跟上,多数商家仍然刷单造假,少报生意额少交税款。
上一年7月10日,监管总局出手,对电商下发《严峻失信名单办理》征求意见稿,将网店刷好评、删差评等36种景象被列入“严峻违法失信人名单”。同时将资质审核不力,或滥用服务协议、生意规则等手段规避职责造成严峻结果的,有关电商渠道也会被列入名单。
商家和渠道最高将面临50万和200万的重罚,商家还会被所有渠道禁入,电商渠道则会遭到其他职业协会和机构的联合惩戒。惩罚措施之重,前所未有,仅仅这一新规没有正式施行。
这次国家忽然出手,便是给造假的商家敲响警钟,同时不给刷单灰产以喘息之机,等于是釜底抽薪,先砍掉上游需求,没有生意就没有伤害,刷单产业链自然会土崩瓦解。
大数据年代,税务局结合电商渠道的配合,以往纳税的盲点已全部打通,商家妄想再经过刷单坑骗用户,又躲避交税,两头通吃现已很难行得通了。
摆在商家面前就两条路,一条便是本本分分的经营,经过拼质量、拼服务赢得用户。另一个便是持续幸运刷单,代价却相当昂贵。
四、国家严打刷单造假的背后,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考量,那便是打击刷单产业链滋生的圈套。
近期,以在校学生、全职主妇等低收入集体为方针的刷单圈套,再度出现高发态势,湖南、江西、内蒙等地警方紧急提示:警觉这些“右手抱娃,左手兼职”、“日结4位数”等诱人提示,大批抱着赚钱心态的受害人血本无归,原本拮据的日子愈加雪上加霜。
央视新闻深入揭露了这类圈套的套路:你看上的是几块钱、几十块钱的刷单返利,而骗子盯上的是你的本金,切莫伸手,伸手必上圈套!
别看传统电商渠道的刷单卖家瑟瑟发抖,直播带货的新电商卖家也别高兴太早,跟那些网店刷单相比,这类新模式的刷单疯狂的现已显着过头了,“20元20000次播放”、“120元10000个观众”、“真人下单,群控退货”,结果是商家投入30万,只卖了1万5 的货,今天成交创纪录,明日退货8、9成,卖家直接被收割……
如果说京东、淘宝、天猫上商家的刷单是细水长流,直播卖货的刷单便是一锤子生意,除了渠道、刷单产业链和做坑的主播外,其他所有人都沦为韭菜,再不及时纠偏,一个职业的覆灭便是迟早的事。